“三个代表”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来源: $curArticle.source     作者:$curArticle.author     日期:2011-08-08    
  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三个代表”总结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时代特征。这一思想为党的思想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光辉篇章。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三个代表”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面对跨世纪战略任务,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努力对当前亟须进行理论引导或说明的突出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有力地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同各种错误观点进行积极的斗争,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坚定正确的思想理论认识。 必须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只有敏锐地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维护稳定,才能真正跟上时代而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思想理论工作要自觉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要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的新动向及其对先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深入研究我们面临的和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紧紧跟踪实践的发展,努力拿出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必须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关系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我们能否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关系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坚持和巩固。思想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体现,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继续推进这一战略任务的落实。 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党的理论工作是同党的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同人民群众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工作要把反映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需要作为根本职责,贴近群众,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帮助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涌现,人们出现各种思想困惑和认识疑虑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人们的疑难困惑,必须在理论上给予明白晓畅的回答。只有从理论上帮助人们划清是非界限,认清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愚昧,才能帮助人们澄清思想,提高认识能力。理论工作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品,使人们得到思想的启迪、理论的提高、精神的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