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积极发挥参政党作用
(一)
农工党80年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对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政治上不断认同、行动上不断靠拢的历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的历史;是一部逐步走向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走向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历史。
1927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坚持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主张建立新的革命政党。
(二)
新中国成立后,农工党于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明确提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政协《共同纲领》为行动纲领,表示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努力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努力于新民主主义的建设”。随后,农工党积极投身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先后参加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参加了“三反”、“五反”和增产节约运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我国多党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农工党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新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大力推进多党合作理论和政策的创新和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势。从而把多党合作纳入政治制度的范畴。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第一个完整的制度性文件。1993年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2005年和2006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把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全新高度,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广阔的制度空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为农工党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农工党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深入实际考察调研。近年来,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关于神府煤炭出口港应选在黄骅港的建议》、《关于在西藏等西部省区加强广播覆盖能力,以抵制境外电台广播的建议》、《关于优化医疗执业环境的若干建议》、《关于支持“5·
建设一个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是农工党自身建设的根本目标。农工党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政治交接的重要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政治联盟的进步性,始终作为一支积极健康的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农工党11万多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和专业领域,努力创造新业绩,不断作出新贡献。近10年来,先后有3000多位农工党员分别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及重大科研成果奖项,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中国人民实现了千百年来期盼过上的小康生活,中华儿女共同分享了祖国强大的荣耀与尊严。回顾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美好生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农工党老一辈领导人响应“五一口号”,作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抉择,是历史的抉择。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对参政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纪念农工党成立8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历史轨迹和经验,继承和发扬农工党爱国革命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进一步提高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在
第二,我们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打牢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农工党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延伸,突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遵循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自觉抵制西方多党制、两院制的影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使农工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得以持久的延续和发展,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荣辱与共的亲密合作关系得以不断的巩固和提高,农工党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立场、优秀品质、优良作风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第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献计出力。我们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把农工党广大成员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落实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各项要求上来。我们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抓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重点,突出界别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努力在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动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始终不渝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前进方向、共同奋斗目标,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